城际公交书写“跨城生活”新图景
城际公交书写“跨城生活”新图景
城际公交书写“跨城生活”新图景
今年4月,南昌市联合九江、宜春、上饶、抚州四市正式发布《南昌都市圈城际公交(gōngjiāo)客运服务成本规制实施标准》(以下(yǐxià)简称《实施标准》),标志着全省首个跨区域城际公交成本规制体系落地(luòdì)。这一创新性政策不仅破解了传统城际客运“财政补贴(cáizhèngbǔtiē)粗放、企业(qǐyè)运营低效、服务质量参差”的困局,更以制度设计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深度融合,为都市圈交通一体化(yītǐhuà)提供了公交发展新模式。
破局:以乘客需求为主,城际公交重塑(zhòngsù)出行生态
2022年12月,南昌(nánchāng)至共青城、庐山西海两条城际公交(gōngjiāo)线路开通,票价(piàojià)较传统长途客运降低30%,日均客流量超500人次。这一变化源于南昌市对传统公交运营模式的深刻反思——过去“定时定点”的班线客运难以满足都市圈高频次、点对点的出行需求,而城际公交通过(tōngguò)“公交化运营+低票价”模式,打造了(le)南昌与周边城市(zhōubiānchéngshì)的“一小时通勤圈”。
交通畅,百业兴。“一小时通勤圈”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。南昌至庐山西海(xīhǎi)线路开通后,周末游客量激增40%,带动周边民宿(mínsù)入住率从50%提升至95%;共青城(gòngqīngchéng)至南昌线路则成为(chéngwéi)高校学子返乡的“民生线”,学生票均价降至10元,仅为长途客运的1/3。
创新:成本(chéngběn)规制发力,破解定额补贴“资金错配”困局
“2022年12月30日,南昌至(zhì)共青城、南昌至庐山西海(xīhǎi)城际公交开通。南昌至共青城城际公交实行每人10元一票制,日均客运量达(dá)700人次(réncì),周末达1400人次;南昌至庐山西海城际公交实行每人20元一票制,旅游旺季日均客运量达600人次。”南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,两条(liǎngtiáo)城际公交线路开通后的客运量远超(yuǎnchāo)预期。
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营补贴长效机制,保障城际公交“开得通、留得住(zhù)、可持续”,南昌市交通运输局深入(shēnrù)企业开展调研,组织市财政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江西(jiāngxī)都市城际公交有限公司多次召开座谈会研究,并(bìng)与九江市、上饶市、共青城市、武宁县、鄱阳县等地相关部门进行(jìnxíng)沟通对接,同时学习(xuéxí)武汉、杭州、合肥等城市经验,起草形成《实施标准》初稿。
“在(zài)经过与多个地方(dìfāng)政府部门商讨后,《实施标准》获得一致通过,并正式实施。”南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过去定额补贴易(yì)导致“资金错配”,运营(yùnyíng)企业(qǐyè)往往为了节约(jiéyuē)成本,减班、缩班,导致群众乘车体验感差。现在将准点率(lǜ)、乘客满意度纳入考核体系,与企业补贴直接挂钩。按考核后的实际成本补偿刚性支出,既保障企业“保本微利(wēilì)”,又避免财政浪费。江西都市城际公交有限公司实施成本规制后,企业运营效率提升20%,新能源车辆更新率提高至88%。
未来:从(cóng)“交通带”到“经济带”,连起共同富裕纽带
城际(chéngjì)公交的普及,正从出行便利(biànlì)延伸至产业融合、生态共富的深层变革。
鄱阳、庐山西海等地居民通过公交直达南昌三甲医院,单程(dānchéng)就医(jiùyī)成本降低70%。
庐山西海、共青城等地形成“公交+旅游”线路矩阵,周末去(qù)庐山西海的南昌市民平均达300人次,共青城到(dào)南昌的班线中有一半(yíbàn)为到南昌游玩的学生。
根据交通部门测算,都市圈城际公交开通后(hòu),惠及南昌周边市县770万人口。高密度、低票价的(de)便捷公交,将大幅增加(zēngjiā)人员流动。按周边市县一半的人口每人每年多到南昌3次计算,每年即可增加南昌流动人口1155万人次。按人均300元消费(xiāofèi)计算,将直接拉动南昌市(nánchāngshì)消费34.6亿元,对南昌经济发展、稳岗就业有积极意义。
江西都市城际公交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,有了政策保障,企业敢于加大投入,更新车辆(chēliàng)。2025年,将新增两条(liǎngtiáo)城际线路,并试点(shìdiǎn)“公交+冷链物流”“公交+定制客运”模式,实现“上午采摘(cǎizhāi)、下午配送”生鲜直送。
“成本规制的(de)本质是重构政府、企业(qǐyè)、公众的利益分配机制。”南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制度创新,既避免财政(cáizhèng)“无限兜底”,又防止企业“唯利是图”,最终实现(shíxiàn)公共服务可持续与区域发展(fāzhǎn)的双赢。这一探索,或许正是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》中“推进都市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”在中小城市落地的最佳实践。
车轮滚滚,承载(chéngzài)着民生温度与经济活力,南昌都市圈的城际公交正书写着“跨城(kuàchéng)生活”新图景。当制度创新的红利(hónglì)持续释放,这条“车轮上的民生线”终将成为区域融合(rónghé)发展的强劲动力,为共同富裕注入澎湃动能。
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(jìzhě) 蔡颖辉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